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

分子料理之後 (下)




分子料理,由抗拒至接受至讚嘆,由認為不是真實食物至認定為本世紀飲食界最大的震撼,我們用了多少時候?




才剛被廣泛認受了,為批為固步自封的法國料理挽回了面子 (多得法國化學家Herve This,其實也有匈牙利物理學家Nicholas Kurti),令分子料理發揚光大的西班牙大廚費南.阿德利亞 (Ferran Adrià)就要在明年開始放假,他那被譽為全球最好的餐廳El Bulli,將休息兩年。在費南研究到以什麼烹調手法,會再一次令我們流下感動的眼淚前,恕在下技窮,沒能有足夠想像力,在上一篇文章中,想到我們還能有什麼樣的突破料理。



但說時遲那時快,我們亞洲的代表 – 台灣,已於今年年頭研發出可食用的 – 紙!





由南投縣埔裏鎮廣興紙寮帶動,負責人黃煥彰說紙不但可以書寫、作包裝及工藝用途,還可以吃下肚裡。和妻子吳淑麗一起嘗試,整個做紙過程,從取各種植物纖維、煮漿、抄紙、到烘焙成紙,都確保零污染,更不會加入任何化學藥劑,所以能夠食用。





已開發的口味有50種,包括木耳、艾草、九層塔、胡蘿蔔、秋葵、韭菜、剌蔥、姜母、過貓、芋頭等等,還有混合多種材料如橙子、秋葵、胡蘿蔔、辣椒的混合紙。味道可有經驗,但以牙齒撕下食用紙及口裡咀嚼時的口感,側要親身嚐過才可知會否令人接受,或能使人享受。





枯腦搜索,最接近的經驗只有包裹著中國白兔糖,那一層薄薄半透明、放在舌頭上便即溶化的奶白色糖衣,還有紫菜,越南米紙不算數,因最後仍要經浸發才會食用。但可肯定的是不重身、易於運輸及攜帶。所以不難想像他們還有火鍋湯底紙、調味紙及茶葉紙,但都不及可直接食用的概念過癮!黃煥彰目標為繼續發掘多50種紙食,已知的包括紙麵條、紙飯糰。





外國廚子側已想到要利用此科技,配合有不同味道的可食用墨水,做成料理甚至市場營銷推廣媒介或工具。不久的將來,我們可以撕下雜誌頁,以味蕾感受廣告商要傳達給你的信息,哪管那直接是一個食材或餐廳的廣告,抑或是推銷昂貴紅色跑車的手段。除了以眼睛、以鼻子,現在還能經過嘴唇、舌頭、牙齒、吞下肚裡裹腹的經驗,加深營銷產品能留下的印象,想給予你的特定印象。



人類進食以存活、嬰孩放物件於嘴唇以學習事物,中國發明紙張以承傳文化知識,三者之融合,由人類本能存活、原始演進、至擁有及珍重自身文化,概念觸及之廣泛,由本至極,紙張現又反影人民生活飲食文化,可極具深層意義。



此紙料理,會否帶起全球美食潮流,為台灣贏得新一代創意美食始創者的榮耀、以令亞洲也能沾上一份光? 我們拭目以待。



(請按此看如何以食用紙做成料理。)





1 則留言:

  1. Hi Bordan! Of course! Your pictures at your blog are amazing!

    回覆刪除